最近一趟訪美的旅程,在來回的飛行途中,我各遇見一位女士,等待轉機時,我和她們都有長時間的交談。這兩位女士有極多相似點:大學畢業後從台灣赴美深造;嫁給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男人;結婚後定居美國已經超過二十年;此時家中都有十幾歲的小大人;面對青少年的孩子,除了一般家庭的教養問題外,也同時為下一代的華文母語學習感到無助和沮喪。
由一個母親傳遞一種母語,似乎天經地義,捨我其誰?這似乎是這兩位母親在母語的教育上不可避免的承擔。而由於她們配偶的母語直接就是生活環境中使用的英語,註定他們很難設身處地,站在同一陣線,分擔孩子華文學習的責任與壓力。家庭中既然條件不足,氣氛不夠,所幸美國的華文學校到處都有,既有祖國政府的補助,海外有識之士又大力支持,很多華僑父母便利用假日送孩子到華語學校耳濡目染一天半日,希望可以啟動孩子對母語,甚至於母文化的臍帶意識。事實永遠難盡人意。語言的學習肯定是一門不進則退的功課,平日不能派上用場的語言又如何精進?一個假日好不容易醞釀的語感很快就消失殆盡,剩下身為母親很不實際的堅持,企圖把一個越來越大越自主的孩子帶進一種始終搞不懂、用不上的語言中,一個母親獨扛母語的大纛實在力有未逮。
我們可否退一步面對我們真正的處境。有一次,跟一位來自義大利的美國大學教授談到離開故國的話題,他以濃厚的家鄉口音卻相當流暢自在的英文說:我的妻子、孩子全在這裡,我們在這裡生活,一切完美極了。事實上,他每年幾乎定期地回去歐洲,做研究、拜訪親友,他的義大利話也許開始夾帶英文的種種慣用語。如同這兩位女士,總會抽空回台灣參加同學會,看望親人,回味土產,而在我們的交談之間,她們不能避免地常常脫口而出連串的英文,縱然鄉音可辨。遙想當年負笈他鄉,共能擕帶多少原生的土壤和養料?如今還剩餘多少記憶中的情味?也許長輩殷殷期待,叮嚀再三,千萬不能忘本,而母語的傳承成了最直接的交待。問題是「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孟子都說了,找一個人教講齊語,卻有一堆人在身邊使用楚語,如此要學會齊國話是不可能的事。我也說,人往海中撈捕山珍,或到山裡尋找海味,都是緣木求魚,自苦自惱罷了。
在機場先後與這兩位母親互道珍重之際,我向她們提出我的一個想法:不妨把中文母語視作孩子的一種外國語言,大量收集華文電影、歌曲、暢銷書,所有流行文化的媒材,就像我們此地的孩子看多了好萊塢電影、聽慣了西洋流行音樂、熟悉很多西方的種種,長期以來,你看,我們全民瘋狂地學習英文。不過是環境到位,條件俱足罷了!
Good idea at the end! Younglings are often cold-hearted. You have to make them like the culture first in order to make them learn the language. They(or we, so to speak) want everything they learn to make them attractive and practical -- culturally and socially. See, we should start importing more beautiful Chinese films, music, and arts, and youthful literature translate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