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麥 雪 兩 問 吳 儂

可敬的吳儂:

首先請聽聽我的「轉向哲學」,轉向從來都是更有效率的策略,何況己身不動,而風景不同,以自在和自信轉向四面八方,正透露一種無人能夠抵擋的堅強意志,正如元曲大家關漢卿自比的那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知道你這一回起程上路,已經不是當年三心猶疑,兩頭觀望的傢伙,請接受我的致敬之意,向一位不知老之將至的筆耕者。

依我之見,你的寫作會遭遇一堵銅牆鐵壁,多少緣於你那一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間」的文人思維,凡事看重,起念太深,從周公「鴟鴞」之詩的苦心,到仲尼以「春秋」懼亂臣賊子之意;從岳飛怒髮衝冠的「滿江紅」,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的「正氣歌」;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的至性,到杜子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至情;從司馬遷「藏諸名山,傳諸其人」的歷史眼光,到近現代多少真學者「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千古寂寞。總之,提筆之際,你已豎立崇高典範,自不免臨深履薄,一片沈重。古來學問自學問,道德歸道德,創作者不能同時立志當偉人,所有的文學家都只能因其文學作品而偉大,斯人而有斯文,這樣的現象純粹是歷史的歸納。至此,我先有一問:你在信中所謂「開發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烈動機」,究竟是怎樣的神明?可以令伏驥點燃千里之志。

記得小學時代,我們的語文老師因為服膺大詩人杜甫先生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文學準則,於是在每天的黃昏時刻,把全體同學放散到教室外的草地上,要求反覆背誦詩文,日日修行讀破萬卷的工夫,拜我囫圇吞棗、過數目即不忘的稟賦之賜,(所謂天生使然啊!)我的腦袋幾年內就存檔無數,雖然盡是他人的奇文和傑作。有一回,代表學校參加當年挺流行的一種語文比賽,其中作文一項限時半個鐘頭,面對這種援筆立就的文才考驗,真所謂無可奈何心生一計便是:陪行的老師馬上示意我把腦袋裡那些主題雷同的文章,動動腦筋摘三揀四,馬上振筆急書,半個鐘頭內果然首尾俱全,段落分明,言之有物,佳作一篇。提起這往事,我無意挑動文字創作的理想性與真誠度的議題,只是好奇:如果你深感去日苦多,未來不過是另一個「半小時」,你是否也會無可奈何心生一計,打開腦袋擷精取華,意到筆隨,立刻成篇?

對生命的隨性和隨意是你昨日可喜之處,但是對理想的堅持和實踐卻是你今日可貴的地方,目前我看不到兩美之計。選擇寫作或致力養生,在我看,都不外是終老之計,但是你既要趕千里之程,請務必保重。

真誠的麥雪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