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傳統上接受安身立命的志業,作為其生命的終極目標。這是堂而皇之的說法,具體的行動是:尋找位置,調整距離,但求人間得意,俗世年壽。在古代三禮經典:「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經書中,記錄了一個分工清楚,而層級分明的政治結構、社會組織,以及一套委婉曲盡的禮儀和規矩,最終在追求一個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和諧世界。這就是先人所領悟的共存關鍵:位置與距離。
「周禮」一名「周官」,依十三經注疏本共分四十二卷,第一卷:「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如此云云,「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不失其所。」其規格大可含蓋一國政體,其內容則細可分派到各行各業,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認為「周禮」乃致太平之跡。的確,當每個人都有位置,每個位置都有其職掌,宜乎安眾庶之身,而立個人之命。再說「儀禮」的內容,全書五十卷,從宣示成人的加冠之禮,到死亡安葬的儀式,依時祭祀的規矩;從合兩家之好的婚禮,到兩國互使的朝聘之禮,所有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世間的每一件大事,都既成一套禮數。在行禮如儀的過程中,所有角色各就其位,並強調相對角色的分際,彼此位置的距離;有時距離的形成並非由於空間尺寸,而是因為數字,因為顏色,因為先後,因為表情,因為‧‧‧,任何差異都是人間的距離。這種種位置的安排和距離的設定,在「禮記」一書六十三卷中則充分說明其意義和目的。三千多年前,位置與距離的觀念已經如此完整而成熟。
就在這過去的兩、三千年裡,配合天命說和宿命論,當然,還有行之越久,積習越頑固的傳承心態,於是整個社會大抵守分、認命,接受所有形式的距離,謹守個人位置的分寸,以天下無事而彼此相安為貴。如今,所有「命」字的內涵受到質疑,所謂的傳統積習面臨挑戰,曾經自然而且當然的共存思考已經嚴重鬆動,原先的距離構想和位置期待顯得極度不妥。首先,平等被揭櫫為普世最高原則,那麼,如何使所有的位置都立於平等之列?而所謂的距離又如何基於相對平等的存在,而不是因為某種差異造成?再者,位置和距離又必須同時佈署,失去位置的距離將使個體漂移,這絕非安身之道;而沒有距離的位置勢必重疊,生出上下關係。結論是,社會必須提供大量而平等的位置,每個位置之間要有相當而適當的距離。事實上,我們的社會正義不容辭地全力以赴,讓每個人都上學,使每個人都有工作,希望每個人都有房子住,允許每個人都可以講要講的話,鼓勵每個人享用共同資源‧‧‧,可是,學校口碑有距離,工作條件有距離,房子價位有距離,講話的聲量有距離,資源當然也有距離,而所有的距離都指向不平衡,並隨即激觸一場位置的競逐,距離的拉扯。社會鼓勵積極爭取,就必須概括所有爭取行動的過度和不當。
除非,我們換另一顆腦袋去思考:接受由上而下的一種定期「大風吹」式的集體和平交換,位置不能一樣,但是機會平等,距離不能自主,但是風水會轉。遺憾的是,這樣的平等操作顯然犧牲了自由的精神。或者,我們整體社會接受一套新的安身立命思維,也就是如今方興未艾的多元價值觀,眾人甘願各種位置,隨遇而安,習於不同形式的距離,相與無事。可行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