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在日內瓦。這裡真不如我期待的那麼絕色,還是很美。我喜歡這個地方,就像我喜歡波士頓。我到處看得到很多法式的老建築,而陽光照耀,微風輕拂。不遠處有山,城裡還有一個湖泊,沒錯,我當然去走走。不,媽媽,我不能繞它一圈,這湖泊很大,很大,長長的;不是河流,是湖泊。‧‧‧昨天晚上,我在一個古老的鎮上散步了幾個小時。媽媽,不要擔心,這個地方到了晚上十點才天黑。我在鎮上遇見一個研究法國文學的羅馬尼亞女孩,她的英文不行,我的法文更慘,但是我們交談,兩個都很開心。我又到一個煎餅店,店裡一個年輕的侍者完全聽不懂英文,我還是點了一份薄煎餅,上面淋著糖和檸檬汁。吃完食物,我坐在這個老鎮的煎餅店裡寫了幾段曲子。媽媽,我告訴你‧‧‧。親愛的女兒,該休息了,晚安。
兒子,網路氣象說,布拉格晴天,溫度攝氏12到23度,你最喜歡的氣候。時間比台北慢了七個小時,我會估算。此刻你應該已經入住旅店,我好奇,這個曾經是古老修道院的布拉格旅館,會有網際網路嗎?老媽,對不起,我的旅店房間真的沒有網路,不能馬上報平安,今天我會搬去和從劍橋大學來的那一票新科博士住一起,鐵定會有網路。他們在布拉格租了一棟「豪宅」,就開會期間的一個禮拜,我們共六個人合租,很划算,也很享受,這些劍橋來的很喜歡喝啤酒‧‧‧。我在這個國際大型研討會中發表演講的時間訂在後天,我還有一些準備工作‧‧‧。老媽,布拉格真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真的。過幾天我再告訴你。
親愛的女兒,我想聽聽你在薄餅店裡寫的曲子,你還會在老鎮上遇到那個羅馬尼亞女孩嗎?除了薄煎餅,你還可以用法文點更多食物嗎?‧‧‧。媽媽,放心,我的所有音樂都會錄成一片一片的CD。我在這裡雖然吃得比較少,但是比較健康,你一定會滿意的。今天我去參觀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在大會議廳裡,所有國家按國名的英文字母次序排座,如果碰巧有兩個國家不要坐在一起‧‧‧。過兩天我會飛到法國南部的一個城市,參加音樂節的活動‧‧‧。媽媽,我會再告訴你很多。兒子,開會期間,暫停連絡,無妨,老媽知道你平安就好。老媽,等我歐洲幾個演講完畢,到了慕尼黑和維也納,我就輕鬆多了,只要負責度假。在維也納時,我會和幾個熟識的教授碰面,他們會帶路走訪這個古老的都市,我還會和老姐在那裡會合,一起逛逛這個音樂之都‧‧‧。老媽,只要有網路,我會跟你保持連絡。
喔!網際網路啊!請接受一個老愛隨行的母親的致意,因為你的存在,我常常跟著我的孩子們行到遠方。嘿,孩子們,網路氣象說,明天日內瓦和布拉格都有陣雨吔‧‧‧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孝道之終極其一 ── 從「孝經」談起 [書頁]
一部「孝經」,如果略過『夫孝經者』、『朕聞上古其風朴略』這些序文,也不要讀那千言萬語的注疏,那麼,正文不過一千九百零三字。接著,我們再去掉正文中很多章末引用的『詩云』一類文字,也可以不計其中為天子說孝、為諸侯說孝、為卿大夫說孝那幾章內容。那麼,這部「孝經」還剩幾行?事實上,儒家經典中談孝道者比比皆是,不必專在「孝經」中考究。但是,經典畢竟是經典,其中總有恆常不易的道理,而一種道理要跨千古以為經,必得基於一些長年不變的元素。我在「孝經」如此簡略的文字裡確實看到一種傳承久遠的精神,或許正是這部經典的所謂經世價值。
「孝經」共分十八章,在開宗明義第一章裡,提出行孝之始和盡孝之終,始於照料好自己的身體髮膚,不使毀傷;而終於立身行道,名揚後世,以顯父母。在這一始一終兩番孝道作為之間,不外就是父母生時事親、養親以愛、以敬,父母死後葬之、祭之以哀、以慼。事實上,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正是為顯親揚名之用,不敢毀傷是行孝的基本要件。而究竟如何立身,以顯父母?「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亦即在事親與立身之間,必以事君為業,藉著事君以忠的政治表現達到立身揚名的成就。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的孝道以光宗耀袓為終極目標,而以忠君為手段。
在第十五諫諍章中:「‧‧‧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既然事親、養親必得其歡心,順其旨趣,是否一概以父母之意為志,以父母之命為令?不然!天下亦有不是之父母,一旦為父不義 (我們可以視父、母為一體),為人子者奈何?「孝經」強調,此時人子不可不諍於父,也就是說,必須對父母做道德勸說,矯枉歸正;若一味姑息,導致其父行陷不義,惡名加身,則不孝之罪大矣!歸結「孝經」之意,一個孝子有責任維護父母聲名,在承歡膝下之餘,隨時諍諫其過,免其是非,必使父母長處榮耀之地。
「孝經」中所言孝道具有千秋留名的傳統價值觀,這個根深柢固的中心思想把歷代父子(甚至以父子為主軸的整個家族)緊緊綰絡在一個榮辱共同體中,這樣的意識型態使天下父子們可以輕易取得一致的立場,而世代之間關係緊密。其中反覆闡明事父與事君的道德連結,更是德教政治鼓勵移孝作忠的內在邏輯,終致社會倫理中任何上下、尊卑、主從的關係都能夠一以貫之,也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根據。故,諍諫之子與爭光之子正是一部「孝經」論述的要旨之一。
「孝經」共分十八章,在開宗明義第一章裡,提出行孝之始和盡孝之終,始於照料好自己的身體髮膚,不使毀傷;而終於立身行道,名揚後世,以顯父母。在這一始一終兩番孝道作為之間,不外就是父母生時事親、養親以愛、以敬,父母死後葬之、祭之以哀、以慼。事實上,受之父母的身體髮膚正是為顯親揚名之用,不敢毀傷是行孝的基本要件。而究竟如何立身,以顯父母?「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亦即在事親與立身之間,必以事君為業,藉著事君以忠的政治表現達到立身揚名的成就。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的孝道以光宗耀袓為終極目標,而以忠君為手段。
在第十五諫諍章中:「‧‧‧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既然事親、養親必得其歡心,順其旨趣,是否一概以父母之意為志,以父母之命為令?不然!天下亦有不是之父母,一旦為父不義 (我們可以視父、母為一體),為人子者奈何?「孝經」強調,此時人子不可不諍於父,也就是說,必須對父母做道德勸說,矯枉歸正;若一味姑息,導致其父行陷不義,惡名加身,則不孝之罪大矣!歸結「孝經」之意,一個孝子有責任維護父母聲名,在承歡膝下之餘,隨時諍諫其過,免其是非,必使父母長處榮耀之地。
「孝經」中所言孝道具有千秋留名的傳統價值觀,這個根深柢固的中心思想把歷代父子(甚至以父子為主軸的整個家族)緊緊綰絡在一個榮辱共同體中,這樣的意識型態使天下父子們可以輕易取得一致的立場,而世代之間關係緊密。其中反覆闡明事父與事君的道德連結,更是德教政治鼓勵移孝作忠的內在邏輯,終致社會倫理中任何上下、尊卑、主從的關係都能夠一以貫之,也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根據。故,諍諫之子與爭光之子正是一部「孝經」論述的要旨之一。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寧 不 為 師 [筆隨]
我的兩個孩子已近所謂的學成階段,他們分別和我談及未來職業的選擇,不約而同地表示不會優先考慮教學工作。我不由細細想起當年填寫大學志願單時,刻意避開師範體系的學校,那滿腦子寧不為師的主意。並非基於任何積極的抱負或偉大的目標,純粹出於對教育工作敬而遠之的思考。經過三十多年,如今提起教育二字,我仍然覺其沈重,有不能負荷之感。
事實上,我大學畢業後第一個工作還是中學教書,甚至這三十幾年來僅有的兩項社會職業經驗,除了撰稿的編輯工作外,就是一名教師。這些斷斷續續的教學經驗實際上不斷地強化我對教育工作敬而遠之的初衷。在我根深柢固的思維裡,首先,一個教育者被賦予較多,甚至較優先的發言機會,他可以理所當然地站到一個較高、較顯眼的平台,所謂的講台,並獲得聆聽者先入為主的接納與尊重。身處這樣的言論優勢位置,講者的知識豈可貧乏無稽?視野怎能低矮狹窄?態度哪容吊兒郎當?如此之故,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論站在什麼崗位,萬不能落入窠臼,生根定型,斷不可因循於一個小小世界,總得時時自覺精進,不許浮薄淺陋。試問,幾人志在如此?
其次,教育者同時也從事高敏感度的心靈探索與精神引導的工作。當面對一群後生小子,或滿堂熱切的學習者,受教體的知識負載量可有大小差異,其前途遠景有人可觀,有人不過爾爾,但是說到人各一心,而一心所向,就是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重大工程了。從托兒所到研究院,從學校到課外種種,在整個傳統定義的受教過程和學習領域裡,由於一個師者適時的指點,一個教者用心的了解,或者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正面示範,學生因此選擇行於坦途,皈依正道,或直接效法典範,大哉!生命的導師啊!相反地,你無法確知你的何等言行,何等作風正潛移默化幾顆靈魂,刺激多少年少之心,甚至無意間傷了一番天真。慘哉!生命的荼毒。事關傳道、解惑的百年大計,豈容等閒視之?
任何人絕不可能誇大教育的嚴肅和偉大,也不必暗示教育工作風行草偃的社會責任,畢竟教育工作的嚴肅性早非時新之論,沈重之說未免不識時務。如今,教育性質的工作已經如此普遍,隨處可見,老師的稱謂更是大大流行,時時耳聞,我們創造了大量的教師角色,但是卻看不到更多的學習者,對教育事業的期待如何針對如此大眾的教師,要求他們時時自覺精進,戒慎引導?相反地,我們只能寄望相對小眾的學習者,務必擇師而從,好自為之。既然為師者眾,受教者寡,我當貫徹初衷,志在寧不為師。
事實上,我大學畢業後第一個工作還是中學教書,甚至這三十幾年來僅有的兩項社會職業經驗,除了撰稿的編輯工作外,就是一名教師。這些斷斷續續的教學經驗實際上不斷地強化我對教育工作敬而遠之的初衷。在我根深柢固的思維裡,首先,一個教育者被賦予較多,甚至較優先的發言機會,他可以理所當然地站到一個較高、較顯眼的平台,所謂的講台,並獲得聆聽者先入為主的接納與尊重。身處這樣的言論優勢位置,講者的知識豈可貧乏無稽?視野怎能低矮狹窄?態度哪容吊兒郎當?如此之故,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論站在什麼崗位,萬不能落入窠臼,生根定型,斷不可因循於一個小小世界,總得時時自覺精進,不許浮薄淺陋。試問,幾人志在如此?
其次,教育者同時也從事高敏感度的心靈探索與精神引導的工作。當面對一群後生小子,或滿堂熱切的學習者,受教體的知識負載量可有大小差異,其前途遠景有人可觀,有人不過爾爾,但是說到人各一心,而一心所向,就是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重大工程了。從托兒所到研究院,從學校到課外種種,在整個傳統定義的受教過程和學習領域裡,由於一個師者適時的指點,一個教者用心的了解,或者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正面示範,學生因此選擇行於坦途,皈依正道,或直接效法典範,大哉!生命的導師啊!相反地,你無法確知你的何等言行,何等作風正潛移默化幾顆靈魂,刺激多少年少之心,甚至無意間傷了一番天真。慘哉!生命的荼毒。事關傳道、解惑的百年大計,豈容等閒視之?
任何人絕不可能誇大教育的嚴肅和偉大,也不必暗示教育工作風行草偃的社會責任,畢竟教育工作的嚴肅性早非時新之論,沈重之說未免不識時務。如今,教育性質的工作已經如此普遍,隨處可見,老師的稱謂更是大大流行,時時耳聞,我們創造了大量的教師角色,但是卻看不到更多的學習者,對教育事業的期待如何針對如此大眾的教師,要求他們時時自覺精進,戒慎引導?相反地,我們只能寄望相對小眾的學習者,務必擇師而從,好自為之。既然為師者眾,受教者寡,我當貫徹初衷,志在寧不為師。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今年夏至那一天 [遇見]
請容我跳過一段曲折但無關他人緊要的前言故事,有關怎麼樣的一個機緣,以致我在今年夏至那一天,湊巧參加了一個年長婦女為主的一日旅遊團,讓我直接叙述那一天的旅程是如何地震撼我心。
約定七點半出發,七點不到時已經集合完畢。有人搽脂抹粉,一些人剛做了頭髮,很多人則是新裝上身,所有的打扮都帶著用心過的喜氣,但並不真的鮮亮、搶眼。每一個人上車就打開一個頻道,一個話匣子,以致每個人都在開口,車廂內形成一種嘈雜的背景效果,但是沒有人覺得被干擾,興奮之情不言而喻。車子一開動,如同一個行之有年的儀式,遊覽車上的卡拉伴唱機旋即熱鬧登場,在當天總共六個多小時的行車過程裡,一車的女人高唱的歌聲不曾稍歇,點唱機裡似乎為她們準備了所有的心聲和勇氣,借著露骨而強烈的歌詞,伴隨煽情的影像播放,她們投入而穩健的麥克風表現,令我目瞪口呆。我無法相信她們確實想過此刻放聲高歌的究竟是何等的風塵,但無庸置疑地,她們以這一部伴唱機作為心靈開罐器,只需一道微隙,舊日的模糊情懷,永遠不再的青春故事,成了她們漸衰的年華中一種祕密滋味,此時正從一個無名的罐中撲鼻而出。為什麼交織著強烈愛恨情愁的錯綜複雜情節,讓世間多少女人從不減關注和著迷?是不是永無止盡、日復一日的家務操作把一場人生剝刷得了無機趣,只能寄託有點瘋狂,有點離譜的夢囈?
一頓午飯,一桌晚餐,這是一日旅遊的重頭戲。在十人一桌的上菜過程,我有點措手不及。儘管餐廳早已準備,廚房上菜有多快,還是敵不過一群女人手中俐落的筷子,每一個食盤剛擺定,餐桌中央的轉盤繞過一圈後,盤中幾盡,不到一個鐘頭,一餐十二道菜已經圓滿完成,包括甜點打包,湯汁外帶,眾人離座。我想起很多上一代的婦女這麼說過,身兼媳婦、妻子、母親各種角色,每一個角色在傳統中都被默認是大家庭裡最後一批進食者,負責吃淨殘羹剩菜;而每一天密集的作息中也沒有用餐時間的體貼安排,因此,三、五分鐘狼吞虎嚥者有之,邊吃邊操作家事者有之,一頓飯分好幾回合才吃完者有之,長此以往,造就一付戰鬥性的飲食習慣,一見食物上桌,馬上動筷,立即入口,有沒有消化,再說。在這兩餐中,我被同桌的好女人們一路催著「快夾!快夾!」著實有些心慌,但更多痛惜之念。
接下來這幕場景豈只震撼我心,根本是提心吊膽,步步驚魂。話說回程途中,車子停靠一個購物站半個鐘頭之後,再度啟程時,車上多了一個穿白襯衫,繫紅領帶的男人,提著兩個鼓鼓的大皮袋,站在車內走道的前端,一種極佳的默契下,卡拉伴唱機被暫時關閉,這個男人極熟練地拿起麥克風:「各位頭家、頭家娘,小弟在此耽誤各位頭家、頭家娘幾分鐘,拜託各位頭家、頭家娘給小弟這個機會為各位頭家、頭家娘做一個工商服務,小弟‧‧‧」我心頭蹦然跳起,老天!此刻就在一場好戲的現場,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我全體每一條神經迅速進入非常狀態。首先,他採自問自答,自演自唱的方式從大皮袋中秀出他的什麼藥膏,什麼貼布,神奇的功效包括飛蚊症、氣喘、鼻子過敏、腰酸背痛、頭痛、肚子痛、蚊蟲咬傷、菜刀割傷,等等,等等。世間哪有這款萬靈的名堂?一車的婦女極冷靜地觀看一隻快要技窮的笨驢,我心中一則竊喜,一則不安,車子還在快速行駛中,而這頭唱獨腳戲的驢還不到下車的時刻。果然,三十分鐘後,這個人開始更頻繁地呼喚著「各位頭家、頭家娘」,哀兵的姿態,乞憐的身段,以生命「掛保證」的紅臉粗脖子,甘願認各位頭家、頭家娘為父為母的卑躬屈膝,一個車廂戲碼的情節已見高潮,我簡直忘掉了呼吸。苦情的演出告一段落,現場沈默了近半分鐘,車內仍然沒有任何動靜,我心跳加快,眼睛盯著前方路上可有車子停靠之處,好讓這苦鬥的困獸早早下場。突然,身具最少兩枚腰的這位推銷員一連出了好幾道數字謎,也就是說,價錢從幾千狠摔到幾百,膏藥從送一猛加到送三、送四,情節急轉直下,再也沒人計較他賣的什麼膏藥了,此刻整個車廂陷入一場瘋狂的數字攻防戰,推銷員似乎寡不敵眾,節節敗退,而勝利者開始掏出腰包。推銷員拎著幾乎乾癟的大皮袋下車時,距離他上車剛好一個鐘頭。車上的女人們打包好她們賺到的什麼膏藥,再度開懷地歡唱。
喔!天啊!我的一場現世震撼體驗,正是今年夏至那一天。
約定七點半出發,七點不到時已經集合完畢。有人搽脂抹粉,一些人剛做了頭髮,很多人則是新裝上身,所有的打扮都帶著用心過的喜氣,但並不真的鮮亮、搶眼。每一個人上車就打開一個頻道,一個話匣子,以致每個人都在開口,車廂內形成一種嘈雜的背景效果,但是沒有人覺得被干擾,興奮之情不言而喻。車子一開動,如同一個行之有年的儀式,遊覽車上的卡拉伴唱機旋即熱鬧登場,在當天總共六個多小時的行車過程裡,一車的女人高唱的歌聲不曾稍歇,點唱機裡似乎為她們準備了所有的心聲和勇氣,借著露骨而強烈的歌詞,伴隨煽情的影像播放,她們投入而穩健的麥克風表現,令我目瞪口呆。我無法相信她們確實想過此刻放聲高歌的究竟是何等的風塵,但無庸置疑地,她們以這一部伴唱機作為心靈開罐器,只需一道微隙,舊日的模糊情懷,永遠不再的青春故事,成了她們漸衰的年華中一種祕密滋味,此時正從一個無名的罐中撲鼻而出。為什麼交織著強烈愛恨情愁的錯綜複雜情節,讓世間多少女人從不減關注和著迷?是不是永無止盡、日復一日的家務操作把一場人生剝刷得了無機趣,只能寄託有點瘋狂,有點離譜的夢囈?
一頓午飯,一桌晚餐,這是一日旅遊的重頭戲。在十人一桌的上菜過程,我有點措手不及。儘管餐廳早已準備,廚房上菜有多快,還是敵不過一群女人手中俐落的筷子,每一個食盤剛擺定,餐桌中央的轉盤繞過一圈後,盤中幾盡,不到一個鐘頭,一餐十二道菜已經圓滿完成,包括甜點打包,湯汁外帶,眾人離座。我想起很多上一代的婦女這麼說過,身兼媳婦、妻子、母親各種角色,每一個角色在傳統中都被默認是大家庭裡最後一批進食者,負責吃淨殘羹剩菜;而每一天密集的作息中也沒有用餐時間的體貼安排,因此,三、五分鐘狼吞虎嚥者有之,邊吃邊操作家事者有之,一頓飯分好幾回合才吃完者有之,長此以往,造就一付戰鬥性的飲食習慣,一見食物上桌,馬上動筷,立即入口,有沒有消化,再說。在這兩餐中,我被同桌的好女人們一路催著「快夾!快夾!」著實有些心慌,但更多痛惜之念。
接下來這幕場景豈只震撼我心,根本是提心吊膽,步步驚魂。話說回程途中,車子停靠一個購物站半個鐘頭之後,再度啟程時,車上多了一個穿白襯衫,繫紅領帶的男人,提著兩個鼓鼓的大皮袋,站在車內走道的前端,一種極佳的默契下,卡拉伴唱機被暫時關閉,這個男人極熟練地拿起麥克風:「各位頭家、頭家娘,小弟在此耽誤各位頭家、頭家娘幾分鐘,拜託各位頭家、頭家娘給小弟這個機會為各位頭家、頭家娘做一個工商服務,小弟‧‧‧」我心頭蹦然跳起,老天!此刻就在一場好戲的現場,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我全體每一條神經迅速進入非常狀態。首先,他採自問自答,自演自唱的方式從大皮袋中秀出他的什麼藥膏,什麼貼布,神奇的功效包括飛蚊症、氣喘、鼻子過敏、腰酸背痛、頭痛、肚子痛、蚊蟲咬傷、菜刀割傷,等等,等等。世間哪有這款萬靈的名堂?一車的婦女極冷靜地觀看一隻快要技窮的笨驢,我心中一則竊喜,一則不安,車子還在快速行駛中,而這頭唱獨腳戲的驢還不到下車的時刻。果然,三十分鐘後,這個人開始更頻繁地呼喚著「各位頭家、頭家娘」,哀兵的姿態,乞憐的身段,以生命「掛保證」的紅臉粗脖子,甘願認各位頭家、頭家娘為父為母的卑躬屈膝,一個車廂戲碼的情節已見高潮,我簡直忘掉了呼吸。苦情的演出告一段落,現場沈默了近半分鐘,車內仍然沒有任何動靜,我心跳加快,眼睛盯著前方路上可有車子停靠之處,好讓這苦鬥的困獸早早下場。突然,身具最少兩枚腰的這位推銷員一連出了好幾道數字謎,也就是說,價錢從幾千狠摔到幾百,膏藥從送一猛加到送三、送四,情節急轉直下,再也沒人計較他賣的什麼膏藥了,此刻整個車廂陷入一場瘋狂的數字攻防戰,推銷員似乎寡不敵眾,節節敗退,而勝利者開始掏出腰包。推銷員拎著幾乎乾癟的大皮袋下車時,距離他上車剛好一個鐘頭。車上的女人們打包好她們賺到的什麼膏藥,再度開懷地歡唱。
喔!天啊!我的一場現世震撼體驗,正是今年夏至那一天。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一 個 修 行 的 女 人 [遇見]
因為一個專業問題的請教,我去拜訪一個還未相識的女人。這個女人體型削長、精瘦,及肩的頭髮在腦後用橡皮筋隨意綁著,兩頰散著幾綹稍短略捲的頭髮,她時不時用手把它掛到耳後,隨著她頭部不住地晃動,短髮馬上又披到臉的兩側。她同時也一直忙著翻捲她過於寬鬆的台式棉布衫的兩隻袖子,直捲到肩頭,塞入也是寬大的領口中,露出兩隻瘦長的臂膀,由於她不能停止頻繁的手勢,反捲的袖子很快地從肩頭又滑落下來。於是,她不斷捲著袖子,掛著頭髮。還有,不斷變換著兩腿單盤,或者雙盤的蓮花坐姿,在一張圓形的小矮凳上,有時也把兩腳伸著、或曲著。我坐在另一張小凳子上,她終於忍不住,問我:你一直坐著,酸不酸?我說:不酸。她繼續說她的修行事業。
她叙述她與婆婆之間的互動,從老人家中風之前到之後;她與妯娌彼此的嫌隙,從年節的輪流辦桌到老人家的就醫;她與子女無奈的協調,從小學到成年;其他諸如工作待遇、交通事故、婚姻瓶頸,等等。她鉅細靡遺地,口齒俐落地,從一個事件到另一場風波,從一段對話到另一次爭執,毫不保留地為我重現每一幕人際對應的是非,有時大聲逼真地表達當時的憤怒,有時低調說明自己後悔的心意。每當故事的部分告一段落,她必引述她的修行法師如何說道,如何勸導,她感悟如此的道,遵循這樣的教誨。她不斷反省,不斷改進,而往往故態復萌,習性依舊,於是她再接再厲,從不放棄,有時感覺平安自在,有時心裡不甘不願,她說:這就是修行。
這個女人的生活經驗和修行事業,我時時耳聞,就兩人初次見面的場合而言,她一骨腦的獨白與傾訴也不足為奇,畢竟,很多人期待用他人的耳朵記錄自己的生活,甚至借助他者的反應見證自己的修行。在她對自己熱衷的描述、分析、批判、反省的過程中,我再一次目睹修行之為人間一種事業,不只宗教意義,也極具世俗價值。短短的問題請教後,這個女人附送我一番極冗長的個人修行告白,我應該存心如何?當穿過她滿滿一屋子的物件和傢俱,走出一道密實而狹窄的鐵門時,我真的很高興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叙述她與婆婆之間的互動,從老人家中風之前到之後;她與妯娌彼此的嫌隙,從年節的輪流辦桌到老人家的就醫;她與子女無奈的協調,從小學到成年;其他諸如工作待遇、交通事故、婚姻瓶頸,等等。她鉅細靡遺地,口齒俐落地,從一個事件到另一場風波,從一段對話到另一次爭執,毫不保留地為我重現每一幕人際對應的是非,有時大聲逼真地表達當時的憤怒,有時低調說明自己後悔的心意。每當故事的部分告一段落,她必引述她的修行法師如何說道,如何勸導,她感悟如此的道,遵循這樣的教誨。她不斷反省,不斷改進,而往往故態復萌,習性依舊,於是她再接再厲,從不放棄,有時感覺平安自在,有時心裡不甘不願,她說:這就是修行。
這個女人的生活經驗和修行事業,我時時耳聞,就兩人初次見面的場合而言,她一骨腦的獨白與傾訴也不足為奇,畢竟,很多人期待用他人的耳朵記錄自己的生活,甚至借助他者的反應見證自己的修行。在她對自己熱衷的描述、分析、批判、反省的過程中,我再一次目睹修行之為人間一種事業,不只宗教意義,也極具世俗價值。短短的問題請教後,這個女人附送我一番極冗長的個人修行告白,我應該存心如何?當穿過她滿滿一屋子的物件和傢俱,走出一道密實而狹窄的鐵門時,我真的很高興走在回家的路上。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一個信仰與另一個信仰 [書頁]
這是一個有關信仰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中的主人翁不是一個皈依藝術的猶太教青年,那麼同時也是一位猶太祭師的作者 Chaim Potok 所寫的這本小說 My Name Is Asher Lev 就只是充滿了猶太教的教義精神和禮拜儀式,純粹是一本宗教信仰的書。事實上,這位二十世紀的猶太作家在這本書中借著 Asher Lev 這個人物,提出的不只是猶太教之為一個信仰,同時呈現藝術之為另一個信仰,最重要的,一個信仰與另一個信仰之間究竟意味著什麼?
Asher Lev 是一個上層猶太家庭的獨生子,二次大戰後,和父母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猶太社區,並就讀於一個猶太宗教學校。在嚴謹的信仰課程和虔誠的家教中,他遵守猶太教的規約,參與禮拜的儀式,聆聽經典的教誨,也吟誦神聖的禱詞。他是道道地地的宗教信仰者。但是 Asher Lev 從小也表現了極強的繪畫熱情,小時候他畫生活周遭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他畫他日日走過的街道,街道上熟悉的房子和樹木,他也畫季節的風雨和冰雪;他畫他的母親,他的家族,他的同胞,他也畫不懷好意的同班同學。一年一年過去,縱然繪畫在當時猶太社群中不被肯定和尊重,甚至來自他父親強烈的反對和鄙視,Asher Lev就是無法停止繪畫的渴望,而他內在逐漸增強的藝術靈魂使他開始看到現象背後的真實,他並完全籠罩於這些真實所觸動的強烈感覺,被一股潛伏在他天性中的力量引導著、驅迫著;所有他生命中承受過的恐懼、焦慮、黑暗、和痛苦都是他無可逃避的真實,他不由自主地以線條和色彩瘋狂地畫出激盪內心的一切,他畫樹葉凋落的悲傷,冰雪世界的冷寒,他畫古老房子的黑暗,他畫他的父親在宗教信仰中背負的使命所帶來的沉重與風霜,他畫他的母親不盡的守望與等待,以及守望與等待中的折磨和痛苦,他畫他的猶太同胞悲慘的宿命,長年的放逐和不安。於是,有一天,他的畫布上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上,他的母親成了他畫筆下十字架上痛苦而扭曲的受難者。如果我們了解猶太教和基督教在耶穌受難事件中彼此的仇恨,如果我們體會Asher Lev的祖父無辜死於一個醉酒基督徒農夫的斧頭下的不幸,就不難想像身為猶太教徒的 Asher Lev在一幅震撼心靈的畫作裡,把他自己虔敬的母親送上異教的十字架上,他勢必面臨的處境:他的同胞怪罪他、打擊他,他的親友不恥他、指責他,連他的父母也傷心、絕望,甚至?避他,他如今是不折不扣的異教徒、背叛者,是一個褻瀆神明的邪惡魔鬼,最終遭到他的猶太祭司的驅逐,離開他熟悉的世界和摯愛的父母。藝術也是一個信仰,Asher Lev 選擇這一個信仰,毫無通融餘地,他於是背叛了另一個信仰。
生命最大的自由展現在各種不同的信仰上,而生命最殘酷的束縛也繫於各自的信仰中。所有的信仰經過多少人的膜拜與遵循,已經累積了極龐大的傳統,有些傳統不外是特殊場合的特殊儀式,但是大部分的傳統已經融入生活習性中,即便有些傳統更像是沈痾或痼疾,傳統就是傳統,不能起先祖於九泉之下,向他質問或與之商榷。面對傳統,一旦訴諸理性或追究意義,衝突與掙扎的故事就俯拾皆是。三十幾年前就在世界各地上演的一部經典音樂片 Fiddler on the Roof (屋頂上的提琴手),故事發生在俄國革命之前,位於東歐一個受俄國宰制的鄉村猶太聚落裡,一個貧窮但遵循傳統的牛奶小販,面對周遭異教的壓力,沙皇政權對猶太人的仇視與迫害,他堅持對他的上帝的信仰與禱告。有一天,當他的大女兒以自己的選擇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約時,這個虔誠而保守的父親陷入反覆的思慮和為難中,但終究以一個父親的愛超越傳統的規約,接納一場在信仰灰色地帶的婚姻。隨後,二女兒愛上一個來自外地的激進革命分子,並且為了所愛決定離開父母到遙遠的西伯利亞,在傳統和信仰中再度掙扎的父親,他了解世界在改變,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愛情是不可違抗的,最後只能祈求神明的接納和保佑。但是,當三女兒堅持嫁給一個村裡的異教徒時,這個父親面對的衝擊幾乎是整個生命信仰的崩潰與背叛的痛苦,這遠遠超過他生存的底線,於是他拒絕接受,無可轉圜。
如果生命中不必擕帶一顆凡事探究的心,如果天性中只有服從與歸屬,如果信仰正是生命自發的選擇,如果信仰之中只有平安和快樂,啊!我們應該期待並歌頌這樣的生命,這樣的信仰。但是,真實的情況一定不是這般。在 Karen Armstrong 的鉅著 A History of God 一書中,光是叙述世界上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自的神,在兩、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就充滿了人類為各自的信仰互相衝突、仇恨,彼此殺戮、毀滅。進一步而言,不只宗教是一種信仰,科學也是一種信仰,藝術也是一種信仰,人類創造的文化中所有的領域都有各自不同的信仰。如果因為崇高、神聖而信仰,那麼信仰的反面應當意味著什麼呢?人類對信仰所表現的忠誠和意志,的確突顯了人類精神上的偉大與勝利,但是歷史上無數為信仰而戰的血腥與荒謬,也無疑暴露了人類天性中殘酷與愚昧的成分。信仰要求的絕對忠誠與內聚關係,使一個信仰與另一個信仰之間,難以相容,如此的信仰,可是人類最大無解的宿命?
Asher Lev 是一個上層猶太家庭的獨生子,二次大戰後,和父母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猶太社區,並就讀於一個猶太宗教學校。在嚴謹的信仰課程和虔誠的家教中,他遵守猶太教的規約,參與禮拜的儀式,聆聽經典的教誨,也吟誦神聖的禱詞。他是道道地地的宗教信仰者。但是 Asher Lev 從小也表現了極強的繪畫熱情,小時候他畫生活周遭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他畫他日日走過的街道,街道上熟悉的房子和樹木,他也畫季節的風雨和冰雪;他畫他的母親,他的家族,他的同胞,他也畫不懷好意的同班同學。一年一年過去,縱然繪畫在當時猶太社群中不被肯定和尊重,甚至來自他父親強烈的反對和鄙視,Asher Lev就是無法停止繪畫的渴望,而他內在逐漸增強的藝術靈魂使他開始看到現象背後的真實,他並完全籠罩於這些真實所觸動的強烈感覺,被一股潛伏在他天性中的力量引導著、驅迫著;所有他生命中承受過的恐懼、焦慮、黑暗、和痛苦都是他無可逃避的真實,他不由自主地以線條和色彩瘋狂地畫出激盪內心的一切,他畫樹葉凋落的悲傷,冰雪世界的冷寒,他畫古老房子的黑暗,他畫他的父親在宗教信仰中背負的使命所帶來的沉重與風霜,他畫他的母親不盡的守望與等待,以及守望與等待中的折磨和痛苦,他畫他的猶太同胞悲慘的宿命,長年的放逐和不安。於是,有一天,他的畫布上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上,他的母親成了他畫筆下十字架上痛苦而扭曲的受難者。如果我們了解猶太教和基督教在耶穌受難事件中彼此的仇恨,如果我們體會Asher Lev的祖父無辜死於一個醉酒基督徒農夫的斧頭下的不幸,就不難想像身為猶太教徒的 Asher Lev在一幅震撼心靈的畫作裡,把他自己虔敬的母親送上異教的十字架上,他勢必面臨的處境:他的同胞怪罪他、打擊他,他的親友不恥他、指責他,連他的父母也傷心、絕望,甚至?避他,他如今是不折不扣的異教徒、背叛者,是一個褻瀆神明的邪惡魔鬼,最終遭到他的猶太祭司的驅逐,離開他熟悉的世界和摯愛的父母。藝術也是一個信仰,Asher Lev 選擇這一個信仰,毫無通融餘地,他於是背叛了另一個信仰。
生命最大的自由展現在各種不同的信仰上,而生命最殘酷的束縛也繫於各自的信仰中。所有的信仰經過多少人的膜拜與遵循,已經累積了極龐大的傳統,有些傳統不外是特殊場合的特殊儀式,但是大部分的傳統已經融入生活習性中,即便有些傳統更像是沈痾或痼疾,傳統就是傳統,不能起先祖於九泉之下,向他質問或與之商榷。面對傳統,一旦訴諸理性或追究意義,衝突與掙扎的故事就俯拾皆是。三十幾年前就在世界各地上演的一部經典音樂片 Fiddler on the Roof (屋頂上的提琴手),故事發生在俄國革命之前,位於東歐一個受俄國宰制的鄉村猶太聚落裡,一個貧窮但遵循傳統的牛奶小販,面對周遭異教的壓力,沙皇政權對猶太人的仇視與迫害,他堅持對他的上帝的信仰與禱告。有一天,當他的大女兒以自己的選擇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約時,這個虔誠而保守的父親陷入反覆的思慮和為難中,但終究以一個父親的愛超越傳統的規約,接納一場在信仰灰色地帶的婚姻。隨後,二女兒愛上一個來自外地的激進革命分子,並且為了所愛決定離開父母到遙遠的西伯利亞,在傳統和信仰中再度掙扎的父親,他了解世界在改變,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愛情是不可違抗的,最後只能祈求神明的接納和保佑。但是,當三女兒堅持嫁給一個村裡的異教徒時,這個父親面對的衝擊幾乎是整個生命信仰的崩潰與背叛的痛苦,這遠遠超過他生存的底線,於是他拒絕接受,無可轉圜。
如果生命中不必擕帶一顆凡事探究的心,如果天性中只有服從與歸屬,如果信仰正是生命自發的選擇,如果信仰之中只有平安和快樂,啊!我們應該期待並歌頌這樣的生命,這樣的信仰。但是,真實的情況一定不是這般。在 Karen Armstrong 的鉅著 A History of God 一書中,光是叙述世界上三大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自的神,在兩、三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就充滿了人類為各自的信仰互相衝突、仇恨,彼此殺戮、毀滅。進一步而言,不只宗教是一種信仰,科學也是一種信仰,藝術也是一種信仰,人類創造的文化中所有的領域都有各自不同的信仰。如果因為崇高、神聖而信仰,那麼信仰的反面應當意味著什麼呢?人類對信仰所表現的忠誠和意志,的確突顯了人類精神上的偉大與勝利,但是歷史上無數為信仰而戰的血腥與荒謬,也無疑暴露了人類天性中殘酷與愚昧的成分。信仰要求的絕對忠誠與內聚關係,使一個信仰與另一個信仰之間,難以相容,如此的信仰,可是人類最大無解的宿命?
訂閱:
文章 (Atom)